对等关税开启后,美国进口增速从3月的31%大幅下滑至6月的-2.9%,前期“抢进口”带来的透支效应在美国已经出现。体现在库存数据上,6月美国批发商耐用品库存同比从3月1.6%的年内高点下滑至0.2%,非耐用品库存增速从4月的4.1%下滑至6月的3.4%。美国已经进入了去库存周期。
受关税影响,中美直接贸易往来大幅下滑。6月中国对美出口小幅回升,但7月中国对美出口再度转弱,拖累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下滑3.3个百分点。6月美国自中国进口增速同比-44%,后续中美直接贸易往来继续面临下滑压力。
但东盟和非洲在关税豁免到期之前的“抢出口”,又给了中国出口搭便车的机会。
4-6月美国自东盟进口增速稳定在30%左右。7月越南出口同比17.7%,其中出口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零配件、电子零件同比18%、40.2%、45.2%。这些也是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速最高的商品。1-6月中国对越南出口机械器具(HS84)、电气设备(HS85)、汽车运输设备(HS87)同比35.3%、44.9%、41.7%,累计拉动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速20.3个百分点。
6月美国自非洲进口增速23%。7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42.8%,拉动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今年中国对非洲出口持续高增,从商品结构看,1-5月中国对非洲出口船舶(HS89)、车辆(HS87)、机械设备(HS84)、电气机械(HS85)同比增长42%、39%、35%、15%,累计拉动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速13.8个百分点。1-5月美国自非洲进口以上四类商品增速分别为23%、-55%、9%、11%。除汽车外,机械设备、电气机械等有可能是借道非洲转口。
随着8月8日美国对东盟国家征收更高对等关税和“转口贸易”关税的落地,东盟非洲等国的“抢出口”将告一段落,对应中国的转口贸易或开始承压。
二、对欧出口增长,得益于中国竞争优势提升对欧盟的出口增长可能更多来自欧盟经济景气度的好转,欧盟作为中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对中国未来出口增速有望继续提供正贡献。
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同比9.2%,前值7.6%,拉动中国出口增长1.4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强可能并不是来自于转口贸易的支撑,受贸易摩擦影响,美国进口自欧盟商品增速明显走弱,6月进口欧盟增速-6%。
对欧盟出口维持韧性,一方面是产业升级带来的竞争力优势,2024年中国占欧盟进口份额从2019年的8.4%上行至9.5%。细分商品看,电气机械(HS85)、机械设备(HS84)、有机化学品(HS29)、车辆(HS87)占欧盟进口份额分别提高3、2、7、3个百分点。同时,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玩具(HS95)、非针织纺服(HS62)、针织纺服(HS61)的份额则分别回落了1、6、4个百分点。
今年1-6月,中国对欧盟出口铁道车辆(HS86)、车辆与零部件(HS87)、机械器具(HS84)同比增长71%、12.8%、8.4%,累计拉动对欧盟出口同比2.8个百分点。
这种产业竞争优势也体现在中国整体出口数据中。7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拉动出口同比4.8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汽车、医疗仪器出口同比增长29.2%、18.6%、12.2%,累计拉动中国出口同比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是欧洲本身的需求并不弱。2025年二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长1.5%,与一季度1.6%的增速水平接近,7月欧盟经济景气指数95.3%,高于6月的94.3%,表明当前欧洲经济整体较为平稳。
这也意味着后续对欧盟的出口或成为中国出口的压舱石。
三、短期需求下滑,出口可能显现透支效应受益于产业升级等带来竞争优势,以资本品为代表,中国商品在非洲、欧盟等地的份额上行,叠加当地的需求韧性,中国出口份额有望继续提升。截至2025年4月,中国占主要样本国家出口份额的16.4%,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除欧盟外,非洲也是近年来份额扩张的主要地区之一,2024年中国占非洲进口的23%,相比于2019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车辆(HS87)、机械设备(HS84)、电气机械(HS85)份额提高最大。
但客观讲,美国需求的透支效应已经开始出现,转口关税也开始上升,后续出口或将回落。美国需求的回落将直接拖累中美贸易往来,并间接拖累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目前,关税对美国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美国居民消费开始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外需下滑压力加大。
需要注意的是,关税带来的出口下滑往往是断崖式的。对等关税下,中国对美出口直接从3月的9%下滑至4月的-21%并延续至今(美国进口自中国增速从3月的-2%快速下滑至4月的-20%并持续下行至-40%左右)。从税率加征幅度上看,中国今年新加征关税为30%(20%的芬太尼和10%的对等关税),越南等地区则被加征20%左右的关税,两者之间差距并不大,因此后续越南本土需求和转口需求可能出现大幅回落。
需求侧的下滑压力更大,份额或仅能够适度缓和出口下滑幅度。8月出口数据或将成为重要观察点。
本文作者:宋雪涛、赵宏鹤、张馨月,来源:国金宏观,原文标题:《出口可能将显现透支效应》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洪萨配资-洪萨配资官网-专业股票配资公司-配资交流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